第七十七节 要发战争财(2 / 2)
用还就不行。现在整个云南都没有一台,倒是在钦州建设的船厂有四台,都是从德国原厂拆卸下来的。听说拆除的时候,不少德国工人都哭了,就差暴力阻止了。但是心里明白,中国人拿走了他们的设备,还招聘了他们大量的工友,也就忍着把眼泪吞到肚子里了。
搬迁的汉堡船厂不愧是世界最好的船厂之一,设备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,万吨水压机可以让这个船厂生产世界上最先进最大型的船舶,据说德国人曾经用这些机器制造过五万吨级的邮轮。不过正在船厂紧张工作的工程师伯克说,要让工厂运行起来,达到能制造五万吨级船舶的程度,恐怕没有个十年八年的不可能。最重要的原因是,中国缺少足够的熟练技术工人,伯克已经建议赵泽勇,大量招聘德国工人,赵泽勇采纳了,就像在钢厂做的那样。
但是有隐忧啊,德国这几年的经济不行,才有大量的德国人愿意到国外工作,到波兰去,到美国去,到中国来,甚至到苏联去,可是一旦他们的经济恢复了,势必他们要走的,所以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批自己的技术工人队伍是非常迫切的。
所以赵泽勇早早就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作了,钢厂、机械制造厂,包括还没建好的船厂,都已经建立了附属的技校,在机械厂附属技校中,赵泽勇还亲自当了一段时间的老师,自己丰富机床知识,熟练的cao作能力,让技校中的德国老技术工人都非常的赞叹。赵泽勇虽然工作时间赶不上这些德国老技师,但是却有中国老技工们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。当年在工厂的时候,他可是跟大批老师傅学习过他们的独门绝技的。代价就是,帮这个师傅买水倒茶,帮那个师傅修理电脑,还有被无良师傅激将去偷看财会的内裤颜sè等等惨痛的代价下,才学到了一身本事。
时间终于到了1923年年底,钦州传来了好消息,在工人们夜以继ri,并且采用了斯特姆现的管理利器包工头制度后,钦州船厂提前建设完工。
赵泽勇立刻敢去船厂参与竣工仪式。;
最新全本:、、、、、、、、、、
↑返回顶部↑